报告题目:高精度质子电荷半径测量实验
报 告 人:熊伟志 研究员(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
报告时间:2023年4月7日(周五)下午2:05
报告地点:武汉大学1区教5-507
报告摘要:
质子电荷半径不但与质子内夸克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而且是量子电动力学对氢原子能级计算所需的重要参数,其数值与原子光谱中常见的里德伯常量存在高度相关性。在2010年,科学家们使用了缪子氢原子光谱技术(将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替换成缪子),测量到了当时最精确的半径结果,然而却比之前使用ep弹性散射与常规氢原子光谱技术测量的结果小了7σ,引发了“质子电荷半径之谜”。近十年来,尽管人们在理论与实验上都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目前仍有许多相关问题未被解答,尤其是在轻子散射领域。为此,目前国际上有多个散射实验计划运行或者正在采集数据。在这个报告中,我将简短介绍“质子电荷半径之谜”与近期的一些散射实验相关的进展,主要将详细介绍美国杰斐逊实验室的高精度质子电荷半径实验(PRad)。然后,将介绍目前已被批准的新一代的PRad-II实验。这个新的实验预计会将质子电荷半径与电形状因子的总误差,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将成为最精确的散射实验的半径测量结果,对推动高精度实验测量与轻子普适性破坏的搜寻有着重要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熊伟志,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研究员,齐鲁青年学者,博导。2012年毕业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2020年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学位,获美国物理学会强子物理博士论文奖以及美国杰斐逊科学联合会博士论文奖,于2020-2022年在美国雪城大学做博士后。担任杰斐逊实验室三个实验项目的共同发言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核子结构,尤其是高精度质子电荷半径、核子形状因子、宇称破坏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实验测量,以及美国杰斐逊实验室SoLID谱仪与中国未来电子-离子对撞机EicC的软件开发。以主要作者在Nature等杂志发表实验论文十余篇。
邀 请 人:张振宇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