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新闻 - 正文

【一年级计划】第八讲:“行远自迩,笃行不怠”2024级本科新生专业导论课

来源: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 2024年11月05日 09:39      点击量:

为增进2024级本科新生对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模式的认知,引导与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院内导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从而更好地开展专业规划、进行专业分流以及参与试点班选拔。2024年10月31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生专业导论课系列讲座在物理学院D503报告厅圆满举行,讲座邀请学院教学副院长常胜教授、物理系刘晓泽教授、材料系华斌教授、微电子系余桢华教授、天文学系范锡龙教授、团委书记龙云翔老师来给2024级新生讲授专业导论系列课程,引导同学们建立专业认知、开拓学术视野。讲座由本科生辅导员彭瑾老师主持,2024级全体新生参与活动。

一、本科生培养介绍

教学副院长常胜教授从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和培养方案三个方面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专业涵盖理工两个学科门类,特色突出,学院秉持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创新人才。

常胜教授介绍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设物理系、材料系、微电子系、天文学系4个系,设置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3个本科专业,并设立“天眷班”、“彭桓武班”、“黄昆班”、“启斌天文英才班”、“严济慈班”5个本科试点班。根据培养方案,学生进校前三个长学期培养方案和课程一致,以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为主进行宽口径培养,在强基固本的基础及对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方向,自主选择专业进行大类分流及试点班选拔。

常胜教授鼓励学生进行多元选择,一方面,以兴趣为导向,积极参与各种交流学习活动,满足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本科生能力提升计划,勇攀科研高峰,实现自身发展。最后,常胜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不仅深造率高,而且直接就业的行业多分布于电子、信息类的高科技企业。常胜教授指出物理学是人类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发动机,希望同学们尽快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大学生涯的发展规划,实现自身的个人意义,伴随科技的发展铸就长久的人生价值。

二、物理系专业导论

物理系刘晓泽教授从系里师资队伍、研究成果、教学支撑、培养方向和未来展望五个方面介绍了物理系的基本情况。在师资方面,物理系始终秉承“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人才培养,自2016年以来,新增国字号人才38位,居全校首位。在这样的师资背景下,不仅高水平研究成果逐年增长,每年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近300篇,而且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成果丰硕,近三年本科生参加专业学术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6项,近五年研究生在顶刊发表SCI论文1153篇,获奖273人次。在教学科研支撑方面,学院拥有3个省部级平台、4个校级平台、1个牵头成立独立科研机构,建设和完善了多个科研设施平台,力求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

最后,刘晓泽教授介绍物理系研究方向主要涵盖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低维材料物理等方向,鼓励同学们结合自己热爱的领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积极联系导师课题组进行业余科研训练。刘晓泽教授也表示,未来物理系将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不断完善引才育才平台,严格把控学生培养质量,大力鼓励新生们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与创新实践。

三、材料系专业导论

材料系华斌教授从材料系背景、师资、科研和就业四个方面介绍了材料物理的基本情况。在1954年设立“金属物理”本科专业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材料学科已经多次入选全球ESI排名前千分之一,本科教育培养了包括中科院张跃院士等一大批国家人才,材料物理系现有专任教师中,国字号人才占比超过50%。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材料物理已形成生物材料、储能电池、材料防护技术、氢能、光伏技术等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了来自于国家自然基金、国防项目、湖北省及武汉市攻关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也收获了一批如高电压输变电绝缘材料及防护材料、新型光伏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技术、储能电池、生物材料与技术、先进核材料与技术等研究成果。华教授表明材料物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乐观,大部分都进入了高校、头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欢迎各位同学结合自身兴趣选择材料物理方向。


四、微电子系专业导论

微电子系余桢华教授以微电子人才需求迫切为切入点,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微电子基础、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余桢华教授表明目前微电子人才极度紧缺,不仅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而且材料设备存在落后。1956年戴春洲先生开启国内第一批微电子开端,到目前为止,武汉大学微电子已经具有一定的平台基础,不仅在教学平台方面被评为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而且在科研平台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拥有微电子设计与性能模拟平台、微电子材料制备平台、微纳加工平台,微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平台和微电子器件、电路设计软件平台。

在研究方向上,微电子系有13个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不仅研究方向明确、资源聚焦,而且研究成果丰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未来,微电子系将朝着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整合武汉大学各学院相关力量,形成合力解决交叉前沿问题,另一方面引进高端人才,优化学科布局。余桢华教授鼓励同学们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发展内驱动力,聚焦前沿科学技术,谋求专业深度学习。

五、天文学系专业导论

天文学系范锡龙教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天文学科方向的情况。范教授以天文学是什么为切入点,指出天文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天象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当代天文学主要致力于解决宇宙的起源、元素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这三大问题。武汉大学从2017年初开始组建天文研究团队,2021年成立天文系,并设立一级学科博士点。迄今为止,该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方面的支持,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个,成为国内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术交流的活跃地带。

天文学系深造学生有机会去美、德、英等国家开展长期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发展空间极为广阔。系里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黑洞天体物理方向、引力透镜方向,以及引力波天文合作项目等,此外,还有更多优秀的导师以及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范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加入导师课题组,欢迎有志青年一同加入仰望星空的队伍,为探索人类对天空和宇宙的好奇心而持续努力。

六、科技强国主题团课

学院团委书记龙云翔老师以“东方超环EAST与新中国科技发展——探索当代青年在科技强国中的使命”为主题开展了新生团员教育。龙老师以几个生动的行走课堂活动视频引入,首先对东方超环EAST做了详细的介绍,它是由中国科技工作者独立设计制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致力于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为实现清洁、高效的未来能源提供可能。它不仅是核聚变研究的里程碑,更推动了科学前沿发展和激发了青年科研热情。随后,龙老师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科技挑战、改革开放后科技的进展和新时代中国科技战略为时间轴,生动地展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波澜壮阔的历程。

龙老师强调在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学子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梦想的重任,他鼓励青年要拓展国际视野、精进专业技能、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投身科技事业,正如等离子所李建刚院长所说的那样:要有情怀,怀揣献身科学研究的理想;要有敢于向世界难题挑战的决心;要不畏困难、不怕失败,长时间坚持刻苦努力;要学会乐于助人和团队作战。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新生专业导论课是做好新生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系老师们的生动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新生们对专业领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他们迅速明确目标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后,学院将继续紧密结合学生需求,进一步教育引导新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扎实本领、推进生涯规划,严密专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坚实保障。(通讯员:彭瑾、徐淇钰)


上一条:【珞珈“理”堂】张焕乔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时代追梦人

下一条:行走的课堂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日出东方,科技强国

热点关注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027-68752161

邮箱:phy@whu.edu.cn